欢迎光临内商职院-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管理机构 > 宣传部 > 通知公告

弘扬蒙古马精神 | 榜样的力量②

发布时间:2024-03-31 人气:

1月19日《内蒙古日报》第6版。

廷·巴特尔

苦干实干

“抱团”打造乡村振兴共富路

数九寒天,绝大多数牧民为保证基础母畜膘情而发愁的时候,廷·巴特尔家却接起了牛犊。

“放在别人家也许是奇闻,但在廷书记家,这是平常事儿了。”显然,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习惯了廷·巴特尔创造的太多奇迹。

扎根草原的50年中,廷·巴特尔总是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带领牧民共同致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74年,19岁的廷·巴特尔还是茫茫大草原的客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年轻好学的廷·巴特尔用心去贴近草原、贴近牧民,两年时间就成长为经验老到的牧民了。嘎查让他去经营乳品厂,一年下来,濒临倒闭的乳品厂盈利5万元,不仅创造了他来到草原后的第一个奇迹,还赢得了牧民的信任。

1983年起,牧区开始推行草原畜牧双承包制,“分的草场是别人挑剩下的,牧草稀疏,白沙泛滥;分的牲畜也是最瘦最弱的,第二年还死了一半,我急得直哭。”多年前的情景,廷·巴特尔的妻子额尔敦其木格至今历历在目。

后来,廷·巴特尔“减羊增牛”,不仅走出了科学养畜的致富路,还总结提出了著名的“蹄腿理论”:养1头牛只有4条腿,5只羊却有20只蹄子。很显然,5只羊对草原的破坏远远超过1头牛,但效益却不如1头牛。养牛既保护了草原,也减轻了劳动强度,收入不减反增。

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他引导牧民减羊增牛,做“牛”文章,引进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杂交,培养高产优质母牛,通过“少养精养”实现了生态恢复、收入增加。他带领牧民发展奶食品、风干肉加工销售,搞牧民之家旅游、生态养鱼等,拓展了牧民的收入来源。

2001年,阿巴嘎旗遭受罕见雪灾,廷·巴特尔用铁锹和双手开出一条“雪路”,走访嘎查83户牧民,从一家到另一家,最远距离达80多公里,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一户牧民家。

廷·巴特尔头脑灵活、勤奋好学,设计装修房屋,安装自来水、暖气,做蒙古袍、家具,就连治个小病也会。这些年,他帮牧民做了多少事,自己也记不清了。

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与奋斗,廷·巴特尔找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佳平衡点。如今,他家草场是锡林郭勒草原上保护得最好的草场之一,养殖的牛也是最纯种的优质牛。

在廷·巴特尔家的草场,生长着270多种植物,鹿、獾子、狐狸、翠鸟、天鹅、大雁等100余种野生动物时常出没。品类繁多的野花野草,很多都叫不上名字,廷·巴特尔就自己命名,诸如:“草原黄牡丹”“冰凌草”等。他家的展厅里,悬挂着百余幅精美的摄影作品,皆取材于草场:油光碧绿的鸟蛋、悠闲踱步的白枕鹤、探头探脑的狍子、闯进院里不走的貉子等等,真是妙趣横生,令八方来客流连忘返。

对于脚下的这片草原,廷·巴特尔有着独特的思考。他总结出了新经验:在生产经营中必须找到收入最高点、支出最低点、生态最好点、劳动强度最低点。在他看来,这4个点相结合,就是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高点。

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改革先锋”,到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扎根草原50年来,廷·巴特尔载誉无数。但每次接受采访,他都说:“我是一名牧民,这是我职业的荣耀。”

“保护好草原的生态环境,配齐基础设施,我们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廷·巴特尔看来,呼吸着新鲜空气,住在田园“小别墅”,享受着城市文明,这就是最美好的生活。(巴依斯古楞)

殷玉珍

寸步不退

“死磕”硬扛守得沙漠变绿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将沙产业做大、做精、做出品牌,继续弘扬蒙古马精神,让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这是刚刚当选为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林产业协会会长殷玉珍的肺腑之言。

冬日的乌审旗玉珍生态园,一排排樟子松、侧柏依旧青翠。玉珍展览馆里,“时代楷模”“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中华环境奖”……满墙荣誉背后,是殷玉珍扎根毛乌素沙地近40年,与当地群众一起守卫家园,将荒漠变绿洲的奋斗故事。

殷玉珍的家,在乌审旗无定河镇的萨拉乌苏村,位于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这里曾黄沙漫天,寸草不生,如今绿树成荫,生机盎然。40年前,殷玉珍刚嫁到这里时,婚房是多半截子埋在沙地里的“地窨子”。

“我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风沙欺负死!”面对恶劣的环境,生性倔强的殷玉珍发誓说。

沙漠的荒凉,丧子的悲痛,生活的贫苦……这是殷玉珍婚后的日常。拥抱沙漠,以种树的形式,她开始了新生。为了种树,丈夫白万祥出去找活干,掏粪、打工、盖房子,不要钱、不要粮,只要树苗。从此,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沙战斗”打响了。

从种第一批树起,殷玉珍每天最多睡四五个小时,脸上和胳膊上被风沙吹打、蒸烤掉一层皮。每年要穿破10多双鞋,种树用的铁锹、镐头、树剪换了一茬又一茬,就连掘土和插眼撒树种、草籽的钢钎也磨短了一尺多。

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殷玉珍慢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那就是在沙漠与荒野连接的最外围种植灌木丛,种下枝干粗大的杨树,这些树木圈起了一座“堡垒”。在“堡垒”的中心区域,桃树、杏树、苹果树等茁壮生长,玉米、西瓜、土豆和谷子也有了收获。

殷玉珍种下的树林,有不少是“三北”工程的组成部分。这项重大生态工程实施45年来,已经在我国北方风沙线上建起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

“我们也为‘三北’工程出了力。”殷玉珍说,新时代,国家对造林支持力度持续增加,种树补贴也增多了,这让我们决心更大,现在已经建起了4000米的防风带、6750米的运水渠道和19000立方米的土层。70000多亩荒凉的沙漠,硬生生地被殷玉珍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

“因为种了树,不起风沙了,雨水也多了,沙漠也能长出庄稼了。”2022年,殷玉珍引进谷子新品种,长出的谷穗又粗又长,熬出来的米粥油亮亮。她还种了30亩沙漠玫瑰,要把玫瑰产业链条拉长,做成玫瑰茶、玫瑰饼、玫瑰酱……现在殷玉珍每年收入100多万元,“种树能人”成了“致富能人”。他们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积极治沙种树,涌现3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240多户,家家年收入都不少于30万元。

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殷玉珍正是像蒙古马一样,认准了治沙这个目标,一往无前,驰而不息。“反正我是跟沙漠耗上了,这辈子跟沙漠‘没个完’!”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用40年的时间在毛乌素沙漠创造出了7万亩绿洲奇迹,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海里甚至有了鸟儿筑巢。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沙海有尽头,绿色梦无边。在殷玉珍对未来的规划里,进一步通过种树、种植、养殖的良性循环发展,不但向沙漠要绿色,也向沙漠要效益。(王玉琢 徐茹)

刘海清

恪尽职守

“点线面”齐用力呼声变掌声

一大早,包头市昆都仑区昆北街道海威社区五区外的公交站牌处,人们三五成群地正在等公交车。

“自从我们这里通了公交车,我送孩子去北重六小上学方便多了,这真是多亏了咱刘书记。”海威社区居民高静说。

“可不是,我现在每天都坐32路公交车去八一公园晨练,咱啥时候都不能忘了刘书记的好。”一旁的海威社区居民段玉秀接茬说道。

居民口中啧啧称赞的“刘书记”,是包头市昆都仑区昆北街道海威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刘海清。49岁的她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国家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在多年的社区工作中,她早已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把群众视为亲人,他们的大情小事,她都乐于热心帮助。无论春夏秋冬,不论风霜雪雨,社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从前,海威社区不通公交车,居民出行十分不方便。为了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问题,刘海清组织网格员开展社区民意调查,详细梳理群众基本出行需求,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成功引入24路、31路、32路、39路、45路公交线从海威社区始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的同时,也顺利推动海威社区从城边社区“摇身一变”成为繁华的城市社区。

海威社区是一个超大社区,所辖11个小区,住户9062户,居民近3万人,有新建小区、回迁房、经济适用房等,居民年龄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

社区治理就是要解民之所困、应民之所盼,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针对这些特点,刘海清多次走访调研,发现辖区内有多处可用阵地,经过社区党员深入辖区单位协商,最终将辖区内包钢疗养院多功能厅、燕京啤酒(包头雪鹿)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各类培训学校等7处列为群众活动阵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休闲娱乐生活。

社区工作人员是党和政府与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刘海清深知这个桥梁和纽带的重要性,近年来,她一边成立“海清工作室”引领辖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一边连续3年在昆都仑区开办“社会工作师”专题培训班与考前集训,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目前队伍里有2名博士、3名硕士、8名专业的社会工作师及4名心理工作者。虽然每次服务都是公益性的,但刘海清的心依旧火热,“每次成功疏导一个人,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感觉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能够帮助一个人,就帮助了一个家庭。”刘海清说。2015年至今,“海清工作室”成绩斐然,2021年被包头市总工会评为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并成功申请了内蒙古自治区“五社联动”试点,引进11家社会组织、吸纳了20家社会慈善资源、建立了11支志愿服务队。

刘海清坚守在社区已经整整8年,在她的带领下,海威社区就像一个温暖和谐、凝聚在一起的大家庭。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最美社区工作者、包头市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头人、包头市社区工作先进个人、包头市基层妇女儿童工作人才团首席讲师、包头市优秀志愿者、包头市最美社工等。

“能获得这些荣誉,我很自豪,正是因为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支持才有今天的我。”刘海清激动地说。服务好居民,用实际行动换来群众的满意度,是她最大的追求。(蔡冬梅 闫亦培)

胥申

敢想敢拼

沃土生“金”助农增收有奔头

初冬时节,走进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沙漠之花沙棘产业园,一株株沙棘树茁壮成长,随风摇摆,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胥申看着沙棘树的长势,开心地说:“沙棘树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需要用心呵护,每隔几天我就会到这里来看看。”

胥申是土生土长的敖汉人,2003年从当地赤波集团下岗后,投资7万元购入生产设备继续从事杏仁乳、沙棘汁饮料生产。由于干旱、缺少人工抚育管理等多种原因,近20多年来,沙棘林面积锐减,没有基地成为公司发展的短板。胥申深知,只有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他跑遍了敖汉南部山区的各个乡镇进行选址,但都因地块过于零散而失败。“我逐渐将目光转向北部的木头营子、黄羊洼、长胜、双井等地,最终选择了长胜镇。”胥申说。

2017年,胥申在长胜镇六顷地村开始种植沙棘树。让他没想到的是,首次种植的沙棘树成活率不到50%。面对高达100万元的损失,胥申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一边补种,一边研究沙棘成活率低的原因。“在与技术人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沙棘树成活率低是因为缺水,我们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将一个月浇水一次调整为七八天一次,沙棘的成活率也因此提高。”胥申说。

在种植过程中,胥申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经验。“田”字型种植需采用雌雄株8:1的比例进行配置,扦插气温控制在25℃至30℃,剪采要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鲜果枝条等。2018年开始,胥申在长胜镇长胜甸子村陆续扩大种植规模,并从2020年开始参与到《敖汉沙棘高质量标准体系》制定中。如今,《敖汉沙棘育苗技术规程》《敖汉沙棘栽培技术规程》《敖汉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程》等8个标准已经完成,已成功选育出丰产、优质沙棘品种4个。

经过5年的建设,长胜镇沙漠之花沙棘产业园成为众人皆知的“绿洲”,沙棘树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功臣”。种植、浇水、除草、剪果时,百姓可以到产业园务工,最高一个人一天可收入300元,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户就业,带动他们增收。

当附近村民了解到一棵雌性沙棘树结果平均在15公斤左右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种植意愿。“现在长胜镇和木头营子乡村民很多都想种植,我们过去几年收购沙棘最高达到15000元一吨,这是一笔不错的收入。”胥申说。

环境变好了,大家收入增加了。在胥申的帮助下,当地百姓从风沙手中“争”来财富。如今,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沙棘油、沙棘养生茶、沙棘果汁饮料、野山杏仁饮料等20余种沙棘、杏仁系列产品。

胥申利用公司优势,进一步再造沙棘果新的增长值。沙棘果每两年采摘一次,2022年,长胜镇沙漠之花沙棘产业园收获的400吨沙棘果生产出饮料2000多吨。“虽然现在产业园沙棘果的产量还达不到公司的产量需求,但是阶段性成果的取得让我们看到新的希望。”胥申说。

从过去的“无人参与无人栽”,到现今的“家有沙棘初长成”,再到未来的“依托沙棘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胥申望着那大片的沙棘林动情地说,希望能够调动更多人种植沙棘树,让沙棘果成为富民“金果”,让沙地绽放美丽的“沙漠之花”。(李雪瑶)

 

来源 |《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