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近日,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的遴选,全国共遴选出了485个典型案例。我院联合企业申报的《产教融合促发展,非遗传承助新力——民族服饰传承与创新示范点的探索与实践 》获选典型案例。

 

 

 

2021年7月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征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的启事》,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学院领导精心组织,校企合作中心牵头,各系积极总结申报,经过多次修订完善,9月份完成上报了4个案例,此次1个案例成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院校共有3个案例入选)。

产教融合促发展,非遗传承助新力

民族服饰传承与创新示范点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通过打造高职院校“非遗”项目,为校企融合与民族文化双向互动搭建了平台,借助校企合作优势促进民族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不仅培养出了工艺美术大师,同时培养了掌握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理念的牧区青年,为基层培养了回得去、留得住的创新型人才,对促进“非遗”项目的就地传承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科普教育和科普示范基地的建立加大了对“非遗”文化和校企合作的成果的宣传,使蒙古族民族服饰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校企对接,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民族产品小微企业的发展,共同促进乡村振兴,协助农民、妇女创新创业,服务于地区经济,最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目标。

2014年,“蒙古族服饰”正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与传承、创新少数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形势严峻。一方面“非遗”传承人与高职院校的实际联系不紧密,传统技艺难于学习和推广,“产、教、学、研、传(传承)” 在各个环节的衔接度不够;另一方面蒙古族服饰小微企业后继无人、缺乏创新能力、传承后劲乏力、用人难、企业需求与学生培养方向不吻合。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18年,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正式承接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创新行动发展计划“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项目(XM-20,2018-2020),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民族服饰传承保护和设计人才,开展了“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此项工作是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及《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通过前期实地深入全区6盟市十几个地区调研走访,完成了近万字的调研报告,为项目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厘清了项目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了以学院“非遗”项目为平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适应民族文化产业所需人才、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设目标。

学院按照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政校企行”共建蒙古族服饰示范点,深入服饰非遗传承代表地区,收集整理28个部落的传统服饰,录制上万小时视频资料,针对民族预科班学生汉语水平不高、但喜爱民族传统纹饰、动手能力强等特点,根据企业用人需要制定了普适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以蒙古族民族服饰、蒙古族民族工艺、蒙古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课程载体,通过企业专家和非遗传承人授课实现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直接对接。学院系统构建“‘非遗’知识平台+传统技艺模块”(见图1)的基于职业技术技能的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合理开发通识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民族服饰方向课程模块,实施“教、学、训、做、传”一体化模式,在开放式平台上,优化教学设计,把传统手工艺课程上平台,上网络, 丰富课程形式,扩大教学效果。教学过程聘请多位蒙汉兼通的“非遗”传承人及企业的能工巧匠加大实践类课程,“做中学”,用现场演示代替大量言语讲授,用实践教学代替PPT演示。

 

 

图1:教、学、训、做、传(传承)一体化课程体系

 

“非遗”项目建设专业指导小组由政府部门、相关企业、行业领域专家组成,由区内开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相关专业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教学骨干和富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人员组成项目建设团队。“政校企行”从策略上、技术上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建立和启动校内储备大师、校外储备能量计划,发挥“教师+大师”领衔的“双师” 结构师资团队优势,全面提升校企合作服务能力。近40人的团队成员来自政府部门、企业、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及专业教师,年龄结构横跨老中青、职业结构真正体现了“政行企校”共建共育,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36.4%,政府及企业专家占比35.4%,双师率86.4%。

学院创建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中心包括皮艺大师工作室、蒙古族服饰大师工作室等5个工作室。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由“非遗”传承人担任,联合民族服装设计企业和其他院校设计工作室共同进行“非遗”项目的推进、传承与保护的研究等。利用工作室的优势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指导学生参加设计大赛。创作具有原创性和年轻化的作品,通过“政校企行”联动及区域优势把作品转化为商品。为国内专业人士创意设计和传统文化应用创新、其他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以及向国际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专业化的教学服务。

2020年,学院建成自治区首个蒙古族服装服饰科普知识教育基地与示范教育基地(见图2)。双基地围绕蒙古族服饰的现场实景操作教学、展览展示、参观、交流体验、设计论坛、技术服务等开展,为社会学习者提供民族文化的学习、交流与传播平台(见图3)。推进了自治区科普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满足社会公众对科普教育的需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图2: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与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

 

 

图3:科普基地对各界人士开放传播“非遗”文化

 

学院加强同蒙古国、俄罗斯等贸易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将教学过程与企业文化的传承过程紧密结合,通过参加中蒙商品交易会、呼和浩特市白塔国际机场展演蒙古族服饰、举办民族文化活动周、校企联办服装设计毕业作品动态展等多种方式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在传承技艺、文化扶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学院通过走进社区和乡村开展“非遗”技艺培训班(见图4-5),把传统技艺资源送到县、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实现精准帮扶,在助力乡村发展的同时弘扬了优秀的民族艺术和“非遗”技艺,也更好的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技艺水平,同时培养了民间的手工艺能手和创业带头人,更多更好的带动妇女积极参与到手工艺品制作中来,激发广大村民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热情,探索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让传统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图 4:蒙古族刺绣、传统服饰制作研修班在乌兰察布市隆重开班

 

 

图 5:蒙古族服饰传统盘扣的制作技艺培训班在大库伦村隆重开班

 

学院“非遗”项目建设以来,积极与服装企业、行业展开广泛合作,建立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与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饰协会共同创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基地、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参加全国“非遗”活动,多维度展现、宣传职业院校同“非遗”项目结合的成果(见图6)。校企共同对接区域文化产业、打造民族特色专业、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

 

 

图 6:“非遗”传承人王利利老师在上海参加“非遗”项目推广活动

 

经过多年的建设,2020年6月,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项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验收,建设期间为合作企业共带来间接经济效益94万余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一是培养了一位大师和两届毕业生,2017、2018两届民族预科班学生顺利毕业,完成了为蒙古族服饰传承保护和设计储备人才的既定目标。专任教师巴图2018年获得“呼和浩特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是项目推进的巨大成果。二是建设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结合两个自治区级基地进行授课及参观学习、专项活动等60余场。多家媒体报道,建设与宣传并行,校企联动解决了传统技艺难于学习和推广的问题。三是开发了一个课程体系和7门主干课程,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应用结合工作室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师带徒”的局限性,工作室先对教师进行授课培训,实现“教师、师傅角色复合”,然后再给学生授课,实现“学生、徒弟角色复合”,创新性地进行新一代传承人的教育培养。开发了《蒙古族头饰设计与制作》等7门民族特色课程,解决了“非遗”技艺无法系统的被现代人学习的难题。四是获得了一个国家级银奖和提供了双创服务平台,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和设计服务,扎萨丽工坊的旅游纪念品“吉祥马鞍系列”获得2021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见图7),是内蒙古获得此项殊荣的两家企业之一,提高了民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造血功能。同时通过学院“双创”基地和企业的销售渠道帮助部分优秀毕业生进站孵化,学生把民族文创作品变成商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五是完成一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和获得大量科研成果,参与完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库《中国传统金属及泥塑工艺美术》建设,师生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奖项60余项。团队成员共发表“非遗”方向论文5篇、课题研究16项,撰写专著1部,特色教材2本。科研大大提升了“非遗”项目的含金量,使传承、保护与发展拥有理论基础。六是技能下乡助力多项社会服务成效显著,联手企业、妇联、行业和协会在乡村、社区开办多个技能班,送“非遗”技能下乡,帮助农民居家就业,实现村民收入增长,改变了村民的自我认知,尤其是提升了广大农村妇女的自信心和社会地位,年平均培训200人次以上,校企联动助力乡村振兴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图 7:吉祥马鞍系列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此次典型案例的成功入选,检验了学院多年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成果,体现了学院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的办学理念。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