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内商职院-商贸流通系
商贸流通系
MENU

守正创新、德技双修 ——“1222”混合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点击数: 时间:2022-12-11

守正创新、德技双修

——“1222”混合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团队:顿楠、隋昕禹、李琳娜、郝杨、高红艳、戴晶晶、李卫东

 

为落实学院“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建设任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建设工作中国商贸流通史经典案例解析课程立足课程内容,聚焦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打造了1222”混合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程简介

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并启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计划。学院立足商科办学定位,在精准对接自治区商贸流通行业,深入实施国家“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自治区“双高计划”建设中,聚焦“为国育才”初心,坚守“为党育人”使命,精心打造《中国商贸流通史经典案例解析》课程。本课程是财经商贸大类(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通识类选修课,第 3 或第 4 学期开设。教学团队坚持突出专业群特色、职业特色、区域特色和商科特色,打破历史类课程传统编年体教学体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情,以中国“商号、商路、商人、商事”四大主题创新“讲好中国商贸流通故事”的教学范式,将专业教育教学与思想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智慧课堂;充分挖掘商业特色景区、文化古街和德育教育基地,将第二课堂、班团活动、暑期实践、商贸文化游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倾力打造行走中的“商贸文化课程思政大讲堂”。通过教学实践归纳出“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制度认同、商业向善、文化自信、开拓创新”六大思政主题,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中国商业底色”,树立当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数字经济时代“爱祖国、知历史、讲法制、立商德、重诚信、懂商道、精业务、高情商、能创新、有担当”的德技双修新商科人才。

二、课程特色

(一)1222”的混合式智慧课堂为课程发展助力

1222”的混合式智慧课堂是指按照“一条主线、两面结合、两个支撑、两种课堂”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以提升学生商科专业技能为目标,培养出德技双修的高素质商科类人才。

1.“一条主线”:课程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大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商科类人才。

2.“两面结合”:以课程知识点为引领,典型案例材料及讨论议题为基础,结合时事财经热点及商贸行业发展趋势,据商业发展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主题相融合的“中国商贸流通史经典案例资源库”二维矩阵。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

3.“两个支撑”:是使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及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课程资源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突破。课程中设计制作的信息化资源不是在于形成资源本身,而是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下对常规教学的补充作用。例如VR交互等资源使得多种课程内容流程可视、可听、可读,直观呈现实景场景,有效解决课程重难点;立体化课程资源库、多媒体录播系统等资源挖掘课程拓展内容,有效补充教学内容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课程资源也为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连接课堂内外,优化课程教学生态,满足了学生不限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的学习需求,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4.“两种课堂”:《中国商贸流通史经典案例解析》在线课程已上线智慧商贸平台,同时引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中华商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带一路”商贸创业文化》等三门课程作为参考资源,打造混合式教学情境,实现疫情下的在线学习应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一观二说三辩四赛的互动学习模式,结合信息化资源,形成了具有课程特色的智慧课堂;同时,利用职教集团优秀资源,搭建“教室+博物馆+企业实践基地”的开放式教学场域,变换课堂场景,贯彻习总书记 4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创设特色第二课堂,打造了“行走中的商贸大课堂”。

1:“122”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二)协同育人,构建“五环节三融合”教学方法1:“122”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设计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性构建“五环节三融合”教学方法。本课程由商贸流通系课程思政工作室 3 名教授,4名副教授,3 名讲师联合授课,用精彩生动的案例故事,将思政主题自然植入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将多个思政点相连成线,由线及面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为同学们提供商业与思政深度融合的双重思想盛宴。以第四章第二节‘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为例,围绕内蒙古自治区与“一带一路”倡议主题,通过五环节三融合教学设计,通过夯实总书记对内蒙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殷切希望将教学内容层层展开,并将思政内容逐层深入,


2:“五环节、三融合”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与“天下为公”的世界梦,在根本上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同时引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一带一路”商贸创业文化》课程学习,强化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三、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立体化”课程资源解决了教学资源贫乏、单一,无法帮助学习者有效易化课程内容,阻碍学习热情的问题。

课程打造的“立体化”课程资源,构建教学资源时遵循“立体化设计、颗粒化资源”的思路,课程资源生动、立体、直观的辅助课程学习,课程优质资源以中国商贸文化经典案例为基础,以满足学与教的需求为目标,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中,既注重课程内容结构的科学性、系统系、前瞻性,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商贸行业职业需求为导向,使学习者走“近”中国商贸文化,进而思考内化。


3:立体化课程资源 

(二)“结构化”构建课程解决了“重理论,轻思维”的教学实施问题。

教学团队基于职业教育理论,依据商业发展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主题相融合的“中国商贸流通史经典案例资源库”二维矩阵。专业教学内容包含商号、商路、商人、商事四大主题,思政主题按照学生职业成长路径中的“自主探索——协同发展(师生共进)——成长蜕变”情感变化轨迹为线索,梳理出文化自信、开拓创新、商业向善、制度认同、责任担当、爱国情怀六大主题,每个大主题又延伸出不同类别的小思政主题。如在编制地方特色案例“百年老店德顺源”中,以德顺源名字的由来为切入点,从一家三代经营德顺源的视角看城市变迁、经济发展和民族进步,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品牌意识巧妙融入,使课程思政体系内容主线突出,思政元素更加丰富。

教学团队通过联合备课、专家指导,分阶段动态完善思政元素和教学目标提炼,为每一个案例建立思政标签,便于教师提取、补充、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完善资源库。依据思政资源矩阵,纵横双维将思政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有机融合, 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如中国商事货币篇中,通过介绍商业票证的发展演变历程,分析经济制度变迁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用改革开放发展成就引导学生感悟“五个认同”,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4:思政资源矩阵

(三)基于1222”的智慧课堂解决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时、教学环境的限制下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

课程团队将混合式教学与课程资源有机融合,形成了符合学科特征和信息化社会学习需求的“一条主线、两面结合、两个支撑、两种课堂”的“1222”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学习,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加对于问题的思考,形成辩证学习习惯,增加与教师的有深度、及时的交流。“贯通古今”使学生明晰商业发展背后的规律、商业思维和经营智慧;“以史为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独立思考和唯物辩证的分析能力,从中国商贸流通发展史中学习经验和智慧,传承中国商贸文化精髓。

四、课程创新与示范

(一)借助数字化优势、信息化资源,创设优质的课程资源和平台,理解中国商贸的历史

课程团队深挖中国商贸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创设大容量、高质量的适合在互联网上运行的优质课程资源和学习空间。优质资源帮助学习者直观、生动、系统的理解中国商文化核心理念。优质资源对于构建中国文化现代化终身学习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结构性学习中国商文化理念,课堂体验性实践,感受中国商业的做法

商科类技能的形成是以建构合理,有效、良好的陈述性和程序性营销知识为基础的。同时技能的形成又有助于知识的重新整合与建构,正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商文化哲学理念的理解,从而形成了具有结构性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实践而强化思维,以进技,以进德。

(三)利用社会实践,加强潜移内化,培养商业的情怀

积极拓展教育渠道,将学习融入生活,由课内向课外、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建立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相融通的课程内容体系。如带领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社区服务等平台提供技能实践,从敬到敬,达到职业态度的转变和内化。